全省各级政府还将乡村教师活动中心、食堂、卫浴设施和学校周边水电路改造建设等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专项规划和部门工作方案,进一步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了乡村教师工作生活保障水平,让乡村教师安心舒心地工作。
“我们希望老师们下班后,有一个舒适的地方可以安心备课、批改学生作业,有个‘家’让教师舒心地休息。”王海燕说,教师周转房的建设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激发了广大教师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热情,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乡村教师不仅有“家” 了,他们的钱包也“厚”了。
甘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县区达到75个县,占全省县市区的87%;人均月补助超过400元,部分县区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乡村学校教师月补助标准超过1000元;累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超过30亿元,近16万乡村教师受益……甘肃省教育厅有关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情况的统计数据,直观地彰显了甘肃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工作力度之大,成绩之斐然。
在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补助政策的同时,甘肃省还进一步提高了全省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目前,全省86个县区的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已全部达到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
西和县太石河乡九年制学校年轻教师乔苏芳每个月工资加上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班主任津贴,有近5000元的收入,“我爱人也在我们学校,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在这里我们很幸福,也很有获得感。”
以前,教师晋升职称难,而乡村教师晋升职称更难。现在,甘肃的乡村教师充分享受了政策“红利”,晋升职称不再是“没有盼头的事”。
乡村教师从教20年以上的评聘中级职称和从教30年以上的评聘高级职称不受指标限制——2019年底,甘肃省出台的这一项政策让许多长期坚守农村学校的乡村教师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近年来,甘肃省建立了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体系,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天花板”,并坚持向基层、向乡村倾斜,侧重考察实际工作能力,适当放宽了学历、专业和任职年限要求,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表现、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着力拓展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引导广大教师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宕昌县哈达铺中学教师韩升海之前还为评职称的事烦恼。原来,在今年的职称申报过程中,县上给哈达铺中学分配了一个正高职称申报指标。然而,在哈达铺中学,和韩升海一样长期在农村学校的邓彩也符合申报条件,并且两个人的条件不相上下,出现了一个名额两个人竞争的尴尬局面。后来,邓彩主动放弃了申报。但这让韩升海心里留下了疙瘩,“都是一起共事多年的同事,尽管这个机会落在了我的头上,但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学校把这件事反映到了县教育局后,县上决定给哈达铺中学增加一个正高职称的申报名额,韩升海心中的疙瘩解开了。“虽然仅是多给了一个申报名额,但反映了上上下下对我们乡村教师的关心,让我们更有干劲了。”韩升海高兴地说。

乡村教师的“家”安了,钱包“厚”了, “名”也正了。
据了解,近年来,甘肃共为60698名从教3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颁发了国家级荣誉证书,为30777名从教20年以上不满30年的乡村教师颁发了省级荣誉证书,各市州也为从教10年以上不满20年的乡村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在省“园丁奖”、特级教师等评优选先中重点向基层一线和乡村教师倾斜,为乡村教师设立省级农村骨干教师专项评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提升了乡村教师长期从教的信心。
赋能、培优
——乡村教师“强”了

10月11日至15日,来自宕昌县、会宁县和临夏州的50多名乡村学校校长和老师,在兰州参加了由公益组织举办的“山村教师公益计划”培训。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21世纪研究院理事长杨东平等6位研究乡村教育的顶级专家与甘肃省50多名乡村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了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校长教师成长等热点问题。高端、新颖、实用、灵活的培训,让这些乡村学校的校长教师们感到收获满满。
“这次培训针对性强,让我们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对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如何做好乡村教师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增强了我们办好乡村学校的信心。”宕昌县下罗小学校长杜谢平说。

为乡村教师赋能,最直接、最有效的莫过于教师培训。而在所有的教师培训项目当中,已实施11年的“国培计划”成为甘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教师培训行动。通过“国培计划”的持续赋能,一批批乡村教师走上了专业化发展道路,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得到了更新提高,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强有力的保证。
在实施好“国培计划”的同时,甘肃省科学设计省培教师培训项目,积极引进基金会等公益组织教师培训项目,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层级推进,打好乡村教师培训“组合拳”,并建立健全了省、市、县、学区、学校五级联动机制教师培训体系,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起广阔的舞台。
据统计,近3年来,通过“国培计划”、省级培训项目和外援基金会项目累计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8万余人次,其中乡村教师占80%以上。
“以培训乡村教师为重点,在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上求突破,在乡村教师培训针对性增强上下功夫,在乡村教师培训模式优化上做文章,在课程内容设计完善上重实效。”甘肃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说。

在培训赋能的同时,甘肃省还系统设计,着力打造优秀乡村教师团队。
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陇原名师——特级教师,这是甘肃省提出的层级梯度攀升的“金字塔”乡村名优教师梯队。按照这一梯队建设目标,甘肃实施了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为农村乡镇以下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搭建平台,截至目前共培养6665名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并组织实施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奖励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培养一批乡村骨干教师。此外,充分发挥陇原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全省近100个陇原名师工作室开展陇原名师精准帮扶贫困县乡村教师系列活动,覆盖全省近千所乡村学校,近万名乡村教师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