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经验 > 他山之石 > 正文

湖北省2021年国培、省培项目管理者高研班启动

时间:2021年12月03日 09:47  浏览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由省教育厅主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承办的2021年度省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于6月1日上午在武汉开班。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以及省项目办、省继教中心、省干训中心、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省幼教中心、省高师培训中心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全省部分市州、县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各市州、县区教育局教师管理部门负责人和项目承训单位负责人共220余人,参加了本次高研班。

在开班仪式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省继教中心干训中心主任胡兴代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致辞。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处长童静菊对“十四五”期间我省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工作部署,重点就2021年工作从充分认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形势、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培训新要求、明确新时代教师培训新任务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她指出:十四五期间,教师培训工作站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迈向新阶段,培训工作要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体制机制、组织管理、培训重点、规范管理和绩效评价等5个方面调整改进,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培训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三峡大学、恩施州教育局、罗田县教育局分别进行了教师队伍建设典型经验与案例分享。开班仪式由省继教中心、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勇主持。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省继教中心、省干训中心主任胡兴致辞

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处长童静菊作工作部署

本次培训班历时3天,聚焦国培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新要求、新路径,围绕“新”字定位培训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创新培训形式。邀请了师德教育研究专家、国培专家组专家分别作了师德教育、国培新规划解读及学习辅导报告,宜昌市教育局、汉江师范学院、荆州教育学院、崇阳县教育局、全国继教网等分享了教师培训工作案例与实践案例。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省项目办、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就实施精准培训、项目管理以及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等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本次培训使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者明确了培训方向、理解了国培要求、提振了培训信心、习得了规划策略、知晓了实施路径,为有效实施新国培打下了坚实基础。

师德专题

强师必重德育人须修身——教育部“曝光的典型问题”的警示与启示

湖北省教育厅原副巡视员孙望安,以教育部近年曝光的42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典型问题为案例,并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的典型与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和不良影响等,着重阐述了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以教育部近期印发的有关师德师风建设文件和专题视频会议精神为依据,引导学员进一步明确了近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在今后一段时间,各地将按要求不断加强监督与查处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教书育人良好环境,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切实承担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此次警示教育主题分享,在参训学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培训安排师德警示教育专题,很切合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体现了省教育厅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犹如重锤敲警钟,让大家认识到只要将工作“下沉”,才能有效避免师德师风教育的“死角”与“盲区”。这个专题内容丰富、指导性强,从教师的师德培训和管理,以及舆情管控等方面为培训机构作出了示范,今年在校长和教师培训中将把“警示教育”和消除“薄弱环节”作为师德师风教育的重点。

师资课程

政策研习——《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解读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研究员黄佑生以教育部有关政策文件为依据,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进行了解读。提出新阶段需要新国培,新阶段再造新国培,精准培训是新国培的总体特征。对照往年“国培计划”对十四五时期“国培计划”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其它省份国培项目实践经验对如何做好新阶段国培项目进行了专业指导。

辅导报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学习交流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工作组专家、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研究员王金涛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对教育发展新阶段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进行了学习交流。从完善教师教育体系、遵循规律科学设计、依据标准精准实施、完善机制激发活力、智能融合精细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和引领,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培训管理者对新阶段国培的设计理念、实施思路、工作要求的认识和体会。

经验交流

1

抓住“国培”牛鼻子 提高“国培”培养力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在以往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问题反思,充分意识到“国培”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并逐渐探索出一条“国培”能力建设的新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问题为导向,从培训课程精准性、学员主动性、管理服务性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强化“国培”能力建设自觉度。

二、“四条路径”建设,提高“国培”能力建设科学度。

1. 加强师德建设和师德教育,铸炼师德魂。

2.加强八种能力建设,实施八种能力建设的首席负责人制和首席负责人培养制,夯实基本功。

3.构建 “大学+政府+中小学”的培训合作共同体,不断提高培训针对性。

4.构建线上与线下教学同心圆,形成闭环式教学和管理。

三、创新机制,增强“国培”能力建设有效度。

1.坚持“点线面网”结合,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围绕管理、教学、服务三条线开展工作,面向教育实践、学员需求、培训成效优化结构,建构“国培”协同工作网、线上线下一体学习网,提升管理团队能力。

2.坚持“引研磨评”结合,引进名师、研发研磨课程、注重评价反馈,提升教学团队能力。

3.坚持“诚勤细创”结合,诚信服务、勤跑勤谈、细微入手、创新服务,提升服务团队能力。

2

体系引领 整合实施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

罗田县教育局

2015年,罗田县作为我省国培计划首批项目县,逐步形成本地特色的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其培训经验先后两次在教育部“国培计划”高研班上作交流分享,形成的培训案例于2017、2020年两次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案例。主要做法:

一、建社区,强整合,片区协同提升教师研修力。依托网络平台,搭建研修社区,建立乡镇和学校研修管理团队,组织教师进行同区域、跨学科网络与校本整合培训。

二、用好坊,强引领,混合研修提升学科专业力。依托网络平台建立工作坊,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分层分类开展骨干引领全员的常态化、主题式研修,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抓统筹,强措施,精准培训提升团队指导力。统筹各级培训项目,分层次培训学校管理团队,针对性培训指导团队,培育了“种子”,提升了团队研修指导力。

四、做示范,强研磨,逐级送教提升教学改进力。将送教下乡培训示范引领、网络研修学知分享、校本研修研课磨课、工作坊研修专题解难、日常工作实践内化进行整合,撬动了校本研修,创新了研课磨课模式,提升了教师教学改进力。

五、搭平台,强资源,创新路径提升自主发展力。在体系引领下,通过平台、资源、专家、团队的持续支持,全县教师自觉践行“三线六环”专业自主发展路径,提升了教师自主发展力。

六、建机制,强保障,落实责任提升培训持续力。建立责任机制、督查机制、考评机制、帮扶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五项机制,打造支持服务体系,形成研修常态化,提升了培训持续力。

3

用心用情 精益求精

荆州教育学院

荆州教育学院在实施培训过程中,紧紧围绕“创新模式”、“提质增效”,用真心、用情怀,力求精益求精,认真做好每一个项目,提高培训质量。

一、以学定教,提升课程精度。通过训前调研、按需选课、组建专家团队,分步骤精准研制培训方案。

二、协同运作,加大管理力度。通过组建、培训项目实施团队,与市州、县区、基地学校协同管理,细致实施,保证质量。

三、注重细节,提升服务温度。在后勤保障、学员安全、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力求精细,提供良好服务及保障。

四、创新形式,拓展培训深度

1.运用“结构化研讨”模式,聚焦学员感兴趣的问题,激活思维,引导实践应用,成为培训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2.强调专题讲座互动化、理论指导案例化、实践应用情境化的参与式教学,避免空洞说教,让学员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3.打破传统接受式培训模式,在课程设计实施中加入同课异构环节,提升了学员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4.创立“名师访谈”活动,既发挥了名师的榜样效应,又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学员参与度高。

5.挖掘地域文化优势资源,开展浸润式文化研学活动,丰富文化涵养,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打造“楚味”国培。

研修分享

1

新国培需要新思想 更要有新作为

罗田县教育局 何胜

为期两天的高研班是全省教师培训的盛会,也是各位培训战线同仁难得的聚会。大家在政策学习中领会着国家层面对教师培训的深切关怀和整体布局,在交流分享中感受着教师培训者的执着信念和努力坚守。

一、政策解读,明确新国培实施落地的新要求。专家对新国培规划的解读与体会分享,让我对新国培的设计理念、实施思路、工作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明白了作为教师培训管理者在“十四五”期间要把精准培训、高质量作为“国培计划”实施的行动自觉和内在追求。

二、工作部署,描绘新周期教师培训的新蓝图。领导讲话和工作部署既有统筹规划和系统安排等前瞻性引领,也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针对性指导,为新周期全省教师培训描绘了新蓝图、指明了方向。

三、经验交流,分享新理念下代表性的新做法。交流单位既有承训高校和机构,也有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层次丰富,点面结合,可借鉴性强。这些来自工作实际的经验做法和实操案例都是各地新理念下教师培训的新做法,启迪着我们的培训智慧,坚定了我们的培训信念。

2

思想上输了“血” 技能上补了“钙”

沙洋县教育局 刘立

几天的“国培”之旅结束,“四重四有”的培训管理特色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步履坚劲。

“四重”的培训方法让我难忘。

一重实际。教师队伍建设典型经验,从县市、学校、教师、学生、课堂中来,源于实际、高于实际。

二重实用。各地教育局认真研究教师培训的实际问题,有操作性、适应性,让人愿意听,记得住、用得上。

三重实施。承训单位推出的工作案例与实践案例,让人学有所思,用有所获。

四重实效。综观这次培训,既关注培训的内容、理念、方式,又注重培训的过程、评价、效果。

“四有”的培训理念让我折服。

一有整体设计。一本《学员手册》,整体设计了培训方案,确保了培训过程规范连贯、有序递进、有始有终;

二有技术介入。专家授课将现代教育技术嵌入教学过程,结合“传统”和“现代”,使参训者对授课内容一目了然,而且享受了信息技术运用的豪华大餐。

三有问题追踪。运用“湖北师培app”,学员边学习边评价,围绕问题诊断、思考、讨论、反馈、建议,直至解决。

四有资源借鉴。领导讲话、专家报告、经验交流,使参训者了解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帮助参训者回去借鉴、生成、提升。

这次培训确实是在思想上输了“血”,技能上补了“钙”。

上一条:教师研修中的深度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国培计划“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关闭

主办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电话:029-85308013
Copyright © 教师教育处 版权所有